
吴昊 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省级教学名师,“德艺双馨”美术工作者,省级师德先进个人。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环境艺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,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环境艺术院执行院长,西安美术学院原院长助理、建筑环境艺术系主任、创始人,西安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,中国艺术研究院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;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,陕西省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,陕西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,陕西省花鸟画研究院副院长,黄土画派画家,西安市中国画院画家。2013年至2015年研修于国家画院“杨晓阳工作室创作高研班”,2015年至2017年研修于国家画院“杨晓阳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研班”。
1986年曾在古城西安举办《吴昊中国花鸟画展》。近年来作品曾在美国、法国、德国、挪威、日本、韩国、白俄罗斯等国家展出及收藏;有多幅作品荣获全国性奖项;2014年荣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“中国美术奖 创作奖”金奖。
展开剩余88%《春风吹又生》138x68cm 2020年
笔墨与空间的交响
吴昊写意画的传统内核与当代维度
当环境艺术的空间理性遇见写意画的笔墨感性,当学院派的学术沉淀碰撞文人画的意境空灵,吴昊的写意作品,便成了传统与当代、理性与诗意交织的独特景观。他的写意作品跳出了传统文人画的“书斋小趣”,在笔墨、题材、空间、精神等维度,构建起兼具传统品格与当代价值的艺术体系。
《岁月如歌》138x68cm 2020年
写意画的灵魂,始终系于“笔墨”二字,而吴昊的笔墨,首先是“书写性”的——他的线条不是对物象的“描摹”,而是书法式的“挥洒”,裹挟着文人书法的骨力与韵味。
《颂荷》 138x68cm
看《颂荷》中的荷叶,以大块泼墨铺陈,墨色从浓黑向浅灰自然晕染,边缘带着笔锋扫过的“破墨”痕迹,既见荷叶的丰腴形态,又显笔墨的写意精神;细碎的墨点散落在叶间,如露珠、如光影,让厚重的墨块多了灵动的细节。这种“泼墨与点墨相济”的手法,既承续了徐渭、八大山人的写意传统,又以更具当代性的笔墨节奏,贴合了现代人的视觉审美。
《听雨》 138x68cm
作为西安美术学院建筑环境艺术系的创始人,“空间”是吴昊艺术创作的核心关键词,这种理性的空间意识,恰好为他的写意花鸟注入了独特的当代维度——他的作品不止是“画物象”,更是“造意境”,让留白与笔墨共同构成有叙事性的空间。
《留得残荷听雨声》138x68cm
《留得残荷听雨声》是这种空间理念的典型体现。画面中,残荷的枝茎以苍劲的线条交错,有的斜穿画面,有的折转向上,既形成“疏可走马、密不透风”的视觉节奏,又构建出一个“雨意弥漫”的空境:大面积的留白不是“空白”,而是雨滴坠落的场域,残荷的枝茎在留白中延伸,仿佛能听见雨滴打在残叶上的清响。这种“以线条构空间、以留白造意境”的手法,正是环境艺术中“空间叙事”理念的渗透——吴昊不再将花鸟画局限于“物象的组合”,而是让画面成为一个能承载情感的“精神空间”。另一幅《春风吹又生》,同样可见空间的巧思:荷茎并非密集丛聚,而是以“高低错落、疏密有致”的布局分布在画面中,线条向不同方向延伸,彰显了春天到来“挺拔向上”的生机,又让画面有了通透的呼吸感。这种布局,暗合了环境艺术中“视觉节点”的设计逻辑,让写意的“随性”中多了一份理性的秩序美。
《听雨系列》138x68cm
荷花、水仙,是文人画延续千年的经典题材,吴昊的创作并未脱离这些传统母题,但他以当代的审美视角,让这些“旧题材”生长出“新意境”。
荷花是吴昊笔下的常客,但他的荷,不止是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高洁符号。《听雨》以大块墨叶衬着简笔荷花,花瓣以淡墨轻勾,既见荷花的清雅,又以墨叶的厚重平衡了画面;而《正午》淡蓝晕染的荷画,则打破了传统墨荷的单一色调——淡蓝的荷叶如晨雾中的水色,与浓黑的荷茎形成冷暖对比,既保留了荷花的“清”,又以现代色彩语言激活了视觉体验,让传统题材契合了当代人的审美趣味。
《得水成仙》 138x68cm
《得水成仙》中的水仙,更是将“文人清供”转化为当代生活的诗意。画面里,水仙的花茎以淡墨轻描,花瓣晕染出朦胧的白,嫩黄的花蕊是点睛之笔;左下角的茶具以朴拙的线条勾勒,茶壶的棕褐与画面的素白形成温和的色彩对比。这里的“清供”不再是书斋里的“孤赏之物”,而是日常茶席间的“生活点缀”——吴昊以生活化的物象,消解了传统文人画的“疏离感”,让“雅”从书斋走向烟火人间,契合了当代人对“日常诗意”的精神追求。
《荷境》 47x71cm
艺术的高度,终究是精神的高度。吴昊“德艺双馨美术工作者”的称号,并非虚名,而是沉淀在他作品里的人文温度与精神品格。他的创作不止是“自我表达”,更是“文化传承”,他的作品里既有黄土画派“扎根生活”的厚重,也有文人画“以艺载道”的轻盈;他将“立德树人”的教育理念,转化为作品里的人文关怀:不故作高深,不脱离大众,而是以可感的笔墨、可触的意境,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。
《渭荷写生》138x68cm
吴昊的写意画,是书法与笔墨的融合,是空间与意境的交织,是传统与当代的对话,是学术与艺术的共生。作为环境艺术专家,他以空间理性拓展了写意花鸟的视觉边界;作为学院学者,他以学术沉淀赋予了笔墨更深的文化厚度;作为花鸟画家,他以写意感性承续了文人画的精神内核。
《听雨系列》 138x68cm
吴昊的写意之路,是一条“守正创新”的路:守的是文人画的精神内核、传统笔墨的艺术品格;创的是当代的视觉语言、跨学科的创作视野。在这条路上,他既是传统的传承者,也是当代的开拓者——他的作品,不止是笔墨的盛宴,更是中国艺术在新时代的生动表达。
文/范迪安
2025年11月7日
《荷境》 138x68cm
《岁月如歌》 138x68cm
《生生不息》 138x68cm
《渭荷》 47x71cm
《正午》 138x68cm
《荷境》 68x68cm
《岁月如歌》 68x68cm
《荷境》 68x136cm×2
《听雨》 47x71cm×2
《渭荷之秋》 47×71cm×3
《荷塘月色》 138x68cm
《生生不息》 47x71cm×4股市配资技巧
发布于:山东省鑫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